科学人盘点 | 2016年最受读者欢迎的12篇文章
今天是2017年的第二天,新年伊始。科学人特推出年度盘点,筛选2016年每月阅读量最高的12篇文章,与您一起回顾。
点击图片即可获取完整文章进行阅读。
1月
2016年1月份最高阅读量文章:
这也许是围棋AI最后的死穴
阅读量:13049
作者:Ent
1997年,国际象棋AI第一次打败顶尖的人类;2006年,人类最后一次打败顶尖的国际象棋AI。欧美传统里的顶级人类智力试金石,在电脑面前终于一败涂地,应了四十多年前计算机科学家的预言。
2016年1月,围棋AI下赢了欧洲冠军。这件事情本身还没那么可怕,毕竟棋界人士一致认为这几盘棋的人类发挥得并不好。但是毫无疑问,AI迟早会碾压人类,区别只是时间长短而已,柯洁也这么认为。
那怎么办?是否我们就要安心承认机器的霸主地位,甘做二流棋手了呢?
如果有一天我们必须决出胜负,如果反叛的AI要求以围棋裁断地球的归属,如果我们必须向外星人证明人类智慧,那是不是就束手无策了呢?人还会偶尔失误,AI难道不是滴水不漏的吗?
也不一定。如果真的有那么一天,我们可能还会有一根救命稻草:“对抗样本”。这也许是围棋AI最后的死穴。
2月
2016年2月最高阅读量文章:
官方解读:LIGO首次直接探测到引力波
阅读量:19604
作者:LIGO科学合作组织
发表于一百年前的广义相对论被物理学家马克思·波恩誉为“人类认知自然的最伟大业绩”。LIGO科学合作组织在此报告爱因斯坦理论预言的两个重要科学突破:首次直接探测到引力波和首次观测到双黑洞碰撞与并合。
第一次直接探测到引力波,以及第一次观测到双黑洞并合是一项非凡的成就。然而,他们不过是天文学激动人心的新篇章的扉页而已。
将来,高新LIGO探测器会进一步改进,而现有的全球探测器网络也将拓展,其中包括高新VIRGO,日本的大型低温引力波望远镜(KAGRA),和可能的建于印度的第三个LIGO探测器。这些都有助于我们更好的定位引力波源在天空中的位置和更准确地估计它们的物理学性质。引力波天文学这一新兴领域必将有一个光明的未来!
3月
2016年3月最高阅读量文章:
大圣,你怎么在Cell封面上?
阅读量:71983
作者:秦逸人
越来越多的中国科学家在国际顶级期刊上发表了他们的重要研究成果,而有些甚至是以封面文章的形式发表。他们给期刊的Cover Image赋予了中国元素,除了展现中国科研水平之外,也向世界科研圈传播了中国的文化,展示这是中国人的研究成果。故这里整理了中国科学家发表在国际顶级期刊Cell、Cell Stem Cell和Cancer Cell杂志上的封面文章中,有中国元素的部分。
当期刊封面遇到中国风,每一张期刊封面都美轮美奂。
4月
2016年4月最高阅读量文章:
谁在下载盗版文献?
阅读量:16377
作者:John Bohannon
每当我们想找到一篇与自己研究有关的文献的摘要时,都会撞上付费壁垒。
这时你是否会选择下载盗版文献?
调查显示,几乎每位研究者都曾下载过盗版文献。Sci-Hub,全世界最大的学术论文盗版网站。
从去年九月到今年三月,Sci-Hub提供了2800万篇文献,超过260万次的下载请求来自伊朗,340万次来自印度,440万次来自中国。据16年数据统计,中国用户在Sci-Hub下载的盗版文献是全球最多的。其中,下载请求名列前茅的城市包括:上海:764397次;北京:746797次;广州:230957次;武汉:227827次;南京:192035次。这些城市也是中国科研力量相对集中的城市。这里面,是否有你?学术出版VS学术盗版,你怎么看?
5月
2016年5月最高阅读量文章:
参加减肥真人秀的选手,后来怎样了?
阅读量:209369
作者: 游识猷
美国NBC电视台有档真人秀,叫《超级减肥王》“The Biggest Loser”,自2004年来已经播出了17季,高峰时有1000万美国人收看这个节目。
参赛选手的身高体重指数(BMI)大多超过40,属于严重肥胖人士。他们要在30周里,靠节食和运动尽可能地减重。减掉最大比例体重的冠军,可获得25万美元奖金。
研究界也注意到了这个节目,用 "the biggest loser"为关键词在pubmed上搜索,可以找出22篇论文。
其中最新的一篇,是美国糖尿病、消化与肾脏疾病研究所凯文·霍尔(Kevin Hall)的团队在《肥胖》(Obesity)期刊上发表的论文。他们取得了2009年第8季14名选手的许可,追踪研究他们6年,得出了令人伤心的结论——这些选手千辛万苦减下的肉,绝大部分又长了回来。
6月
2016年6月最高阅读量文章:
一看就不靠谱的“钓鱼”研究,为什么骗倒了那么多人?
阅读量:14001
作者: 游识猷
2014年,两位德国电视记者,彼得•翁嫩肯(Peter Onneken.)和黛安娜•勒布尔(Diana Löbl),想拍个关于减肥食品业界的纪录片。
翁嫩肯研读了欧洲的S3膳食指南,发现许多制定指南的专家受雇于减肥公司或食品公司,并在指南中推荐雇主的特定膳食。他们私下联系了其中的几位专家,有人承认某些研究做得不够好——这有点太轻描淡写了,翁嫩肯觉得有些研究简直就是垃圾。而这些垃圾研究被冠以科学之名,登上媒体头条,在全世界广为传播,然后一些奇怪的膳食就能大卖特卖……
于是,翁嫩肯就找到了博安农商量:单纯揭露批判,总觉得力度不够,不如我们按照这些套路,自己动手搞个垃圾膳食研究?
钓鱼实验正式开始……
7月
2016年7月最高阅读量文章:
什么是地衣?生物学150年来的真理是如何被颠覆的
阅读量:24553
作者: Ed Yong
你也曾经见过地衣,但是和斯普利比尔(澳大利亚格拉茨大学的植物学教授)不同,你多半忽视了它们的存在。这些生物生长在原木上,附着在树皮上,包裹在石头上,乍一看去乱七八糟,毫无吸引力可言。然而细细察之,它们实则千姿百态,美不胜收,有的像剥落的油漆,有的像海中的珊瑚,有的像轻撒的细尘,有的像莴苣的菜叶,有的像蜿蜒的蠕虫,有的像精灵的茶盏。它们还坚忍异常,生长在这个星球最了无生机的荒凉之地。
地衣在生物学中有着重要的地位,19世纪六十年代,科学家认为它们是植物,到了1868年,瑞士科学家西蒙·施文德纳(Simon Schwendener)揭示出它们其实是一种复合生命体,由真菌与微型藻类结伴相生。
而年轻的斯普利比尔通过研究证明,自施文德纳以来所有科学家都弄错了,地衣大家族中最大、种类最多的那个类群并非两种生命体的联盟。事实上,它是三种生命体的联盟。这么长时间里,有另一种类型的真菌一直就隐藏在人们眼皮底下。
8月
2016年8月最高阅读量文章:
《自然-生物技术》就韩春雨实验发表声明,将按既定流程调查此事
阅读量:33856
作者: 科学人
8月2日11点,《自然-生物技术》发言人就韩春雨事件发表声明:
“《自然-生物技术》对于人们提出的任何关于论文的疑虑都会认真对待,并加以慎重考虑。已有若干研究者联系本刊,表示无法重复这项研究。本刊将按照既定流程来调查此事。 有关我们政策的更多信息请参见:http://www.nature.com/authors/policies/index.html 作为在自然科研旗下期刊发表论文的条件之一,作者须将材料、数据、代码和相关的实验流程及时向读者提供,不可加以不当限制(参见http://www.nature.com/authors/policies/availability.html)。”
11月29日,《自然-生物技术》再次发表声明,称将为韩春雨团队提供机会,让他们在2017年1月底之前完成调查。这起事件的真相到底如何,本月是否将水落石出?
9月
2016年9月最高阅读量文章:
为你的“全能导师”投上一票!
阅读量:40497
作者: 科学人
8月24日,科学人全能导师奖评选活动正式开启。短短的18天,科学人共收到了118封报名表,共61位导师被推荐入选。每位学生的言辞,或诚恳,或幽默,勾画出自己心目中的全能导师。
大连理工大学化工学院教授邱介山以14158票胜出,成为首届“全能导师”得主。
10月
2016年10月最高阅读量文章:
早秃早得妹,早秃早防癌,是时候给秃头正名了
阅读量:22103
作者: Zaria Gorvett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秃头原来并不是一起引人注目的进化事故。秃男们被认为是更睿智、强势、地位高的;他们亮光光的秃瓢或许能帮他们吸引女人,甚至救人性命。
在我们认真探讨是什么让谢顶这么了不起之前,我们得先把话说清楚。
和日常认知——以及布鲁斯·威利斯这种超级秃头猛男们的存在——相悖的是,容易掉头发的属性并不会让你更男人。秃头男并不会更男人,他们的睾酮素水平也没有更高,尽管他们确实更容易“毛手、毛脚、毛胸”。或许最惊人的是,秃头们头上的毛发并不比别人少。
科学家调查显示秃头帮男人占领先机,早秃早得妹,早秃早防癌。
11月
2016年11月最高阅读量文章:
是时候和“统计显著”说再见了
阅读量:29915
作者: David Colquhoun
科学的目标是尽可能准确地建构事实。所以,判断观察到的现象是真实存在,还是仅仅是随机的闪现,就尤为重要。如果你声称自己有所发现,但它其实仅仅是随机出现的事件而已,这就称作“虚假发现”或“假阳性”。假阳性的问题在医药科学的某些领域相当普遍,令人担忧。
2005年,斯坦福大学的流行病学家约翰·安尼迪斯(John Ioannidis)针对生物医学某些领域的研究结果发表了论文《为什么大多数已发表的研究成果是错误的》(Why Most Published Research Findings Are False),引起了一场风暴。安尼迪斯的观点已被随后的研究进一步证实。例如,最近有研究者重复了100项实验心理学的不同研究结果,发现仅有38%的结果重复了原来的结论。对于脑成像研究和认知神经科学来说,情况大概至少与此一样糟糕。怎么会这样呢?
12月
2016年12月最高阅读量文章:
日本人给他们发现的元素命名为了“日本”
阅读量:22687
作者: 稷下
2016年11月30日,国际纯粹与应用化学联合会(IUPAC)正式通过决议,将113号新元素命名为Nihonium(元素记号Nh)。自此,元素周期表中正式迎来了首位由非欧美国家命名的元素。
看到前缀“Nihon”,你可能知道了,这个元素的名字,是“日本”。而发现并命名这个元素的,是日本理化学研究所的研究者。
让我们先短暂回溯一下113号元素命名的历史。首先,2015年12月31日,IUPAC联系了日本理化学研究所(理研, RIKAN),认定理研森田浩介带领的研究小组为113号新元素的发现者,将元素的命名权授予了森田研究小组。[1]
然后,在2016年6月8日,理研正式对外公布了113号元素的名字,决定将其命名为元素“日本”(简写为Nh, nihonium),并将于公示之后递交IUPAC申请承认。
(编辑、排版:Sol_阳阳)
哪篇文章让你印象最为深刻呢?欢迎留言给科学人。
本文来自果壳网,谢绝转载
如有需要请联系sns@guokr.com 欢迎个人转发到朋友圈
长按二维码关注科学人(微信号:scientific_guokr)。
点击“阅读原文”回顾
年度十大科学突破